当前位置: 首页 » 杂谈与随笔 » 人生百味 » 文章内容

再看《幽灵公主》

昨晚璐妍拉我去看《幽灵公主》。我正无所事事,于是也没有理由回绝,只好陪她一道观摩。

这部电影之前已看过许多次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拿宫崎骏的动画给我看,以为跟电视上放的大头儿子差不多,要我欢乐欢乐;结果我颠三倒四地看完,大抵一知半解,于是也就得过且过,权当有此经历,便即了事。后来高中时候,对日漫痴迷得很,陡然想起以前一目十行地扫完的宫崎骏乃是此道的大贤,结果又翻出来重看。这一次看了,才算是看出些许的名堂来。

《幽灵公主》是一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认真看了它的人,多半要有这样的直观印象(影片末尾也直接点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我那时也是如此。有良心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无疑要联想起我们人类的种种罪行,从而深感惶恐,又在“自然”的“报复”中体会自身的渺渺,弥添许多不安;结果,好人就陷于苦难与自责,一面觉得无趣,一面深恶痛绝自己的同胞。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但如今我不喜欢它;我不乐意超然于什么之外,而要进到其中,去亲身感觉这道理。

那么,人与自然之间,到底有什么对立的吗?现在我觉得没有。实际上,以我当前的眼光看,“人与自然”的这组范畴,并不是原本就作为现象而存在的;它是由理性臆想出来的伪命题,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思维的顶点,是人类自大的一种体现。按近代自然科学的论法,人原本来自生物圈,一直是这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未逃离其中;可是人却将自己看作自然的异化,以为他们已经走向自然的反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矛盾,看似放低了姿态,实际上却是无以复加地坚持着唯我独尊式的傲慢。以这样的前提来讨论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并将之归结于人类的智慧与自省的,都不值得我的信任,而且要敬而远之。

人类为何在现在这个阶段,要开始一改从前的做法,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到首要的位置,其实仍然可以从人类行为的本质上来考虑——而一旦采用这个视角,又可以发现,人类现在的保护环境,与先前的破坏环境,其实没有根本的区别;甚至于目的也是一样的。人——包括人类这一总体——归根结蒂,是利己主义的;人要追求最多的幸福,于是用各种的手段来满足自己,这种满足的途径可以是感性的,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信仰的,但终归不会作出无利可图的自由选择。人的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只能是出于认识到保护环境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性的、理性的、信仰的),除此以外都是托辞。

然则人的利己动机是否丑陋不堪,结果要使高尚者讨厌自己的同胞,以致撕心裂肺呢?我以为诚非如此。先前已经提过,人不是自然的异化,他与别的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作为与动物的作为都符合了生命意志的一般形式,只是挣扎于这个共同的此岸世界,各尽其能地谋求生存与快乐——即便当真有什么差别,也只是力量多寡的问题,并不涉及性质的变化。而这种遵从生命规则的“恶”的行为,正如尼采所言,是最“善”、最健康的。但他仅仅从生命的个体上来认识生命本质,忽视了作为物种的生命的本质,因此无法容忍道德自律的行为(如此处的环保),以为它灭绝人性,并将其归于“最恶”的范畴;我却相信物种有一种“团结同类,以获取在生物圈中的更高地位”的生命意志,这一条才是超越前一条的人类终极的善恶标准,因为“善”与“恶”原本就不是出于生命个体或者普遍生命的价值律,它们是以“人类物种”这一集体作为基础的。道德自律与社会契约就是这第二类意志的体现,是人类稳固自己在生物圈统治地位的合理本能;因此,出于利己的环保也毫无疑问是“善”的。

草此小文,只为记录自己的想法。但话已至此,那也不妨捎带希望傲慢者放下傲慢,利己者坦承利己,善良者认识善良。如此善莫大焉,则我们的环保工作,也终于可以开展起来了。

上一篇:QQ话尼采下一篇:芝诺悖论的非学术思考

已有 2 条评论
  1. 苏小娆 苏小娆

    说得好!(利己主义那个地方)

添加新评论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塑芬: 亏的不是钱 而是运行商的良心!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 Askook: 被甜到了
  • pumpang: 超吊~不愧是阿月!
  • 塑芬: 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