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轩札记——一个读书博客新体例
我从前没有在读书时写笔记的习惯。或许就因为这样,读过的内容总忘得很快,要不了两三年,就丢个干干净净;除非再看到内容相关的文本,绝不能想起来。我于是很恐慌,这不像是在做无用的工作吗?到头来,到底有多少能转化成我的知识和智慧,实在存疑的。我想,要改变这现状,于是开始改变读书的习惯。
我迈出的第一步是在书上涂涂画画。以往我看过的书,总是特别干净,通读一遍后,还宛如新的一般;但那时起就在不这样了。我开始手持一只铅笔,随着一页页翻书,就一页页划下重点的句子,以加深对它的印象。这样做了一两个月,感觉颇良好,但很快又因为一桩事情而改变了。
自大一后半期始,我的论文越写越多,对论文写作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我开始需要大量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句子,但往往有一些句子,在我脑海里有,却找不到实在的出处。唯一实际的,只是一种“好像在哪里看到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很让人难过,曾几何时,我就决定把以往圈划的重点写下来,抄成一部笔记,这就有了“梦轩随录”。
梦轩随录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它最初被发表在我的论坛上,随后到了主博客里,但最终被我移植到所谓的读书博客中。它的体裁也几经改变,原本只是一些词句的摘录,但逐渐地,我也开始在下面附加一些闲话和感慨。这些闲话后来进一步变成系统的评价,反客为主,成了梦轩随录的主体。于是它也逐渐从一个笔记,演变成一种札记。
然而这个札记有先天的不足,那就是过于片段和琐碎。这是从梦轩随录原本的属性里继承来的。对于每一个我感兴趣的段落,我都要把它抄写下来,并且分列。这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繁重的抄写任务严重影响了札记的写作效率,间接造成我读书效率的低下;第二,分列的札记前后不能连贯,有的表达割裂而有的表达重复,降低了札记的品质。
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放弃已经难以为继的梦轩随录体裁,转而开发一个新的读书笔记形式。这个新的形式,我并不打算起一个花哨的名称,“梦轩札记”就可以胜任。我决定仍然按书目章节搭建笔记框架,然而每个章节中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新知”,二是“新语”。
“新知”是一个很简单的栏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这一章节中我原本不知道的内容和观念,然后用简单的语言记下来。这个想法源于梦轩随录最先设立的目的,即强化我对书本内容的记忆和认知,同时也让引用变得轻松。“新语”则继承自眼下梦轩随录的传统,它将包含我对这一章节内容的一切思考和评价——当然,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将采用更成文化的形式。
话说到这里,我想已经足够了。再往后如何,还要看写出来的成果。先在这里预祝其成功吧!毕竟也是我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要是就这样结束了,那也太现眼了。
赞!
过誉!
学习了
鲁大师竟然瞬间掌握了方法——我博客中最精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