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与评论 » 读书心得 » 文章内容

梦轩札记:《极简西方哲学史》(2.2)培根与《伟大的复兴》

一、新知

1、四假象说
(1)种族假象
 1)原因:种族固有的偏见,根植于人的本性中
 2)表现:
 Ⅰ、感觉并不可靠,但人却容易依赖感官经验,从而错误判断事物
 Ⅱ、思想会影响认识世界时对事物的排序,但人却总忘记自己在认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洞穴假象
 1)原因:人容易受到自身偏爱和动机的影响
 2)表现:人总是更容易注意到以下几类事物
 Ⅰ、能够识别或感兴趣的事物
 Ⅱ、所找寻的事物
 Ⅲ、符合自身目标或偏见的事物
 Ⅳ、内心因迟钝容易忽略的事物
 3)结果:人会倾向于选择熟悉的世界观,并因此盲目地犯其他错误
(3)市场假象
 1)语言交流的困境
 Ⅰ、信口开河
 Ⅱ、含糊其辞
 Ⅲ、各说各话
 2)概念困境:指代事物的词存在不代表事物本身存在
(4)剧场假象
 1)维护大众哲学观点的教条主义
 2)把哲学当做宗教基础的迷信主义
 3)基于有限的实验、观察结果以及分类与方法错误得出结论的经验主义

二、新语

1、四假象说

我从前不知道培根的事迹,不知道他出身优越、平步青云,也不知道他提出过什么哲学,只宛如有几句片段似的记忆,诸如“知识就是力量”、“读史使人明智”之类。也许对理科生或马克思主义员们来讲他还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但于孤陋寡闻的我而言,却实在力所不及。

“四假象说”大概是培根所以有机会进入哲学史的原因。从永恒的角度看,这个学说似乎平平无奇,但考虑到培根生活的年代在笛卡尔以前,则似乎有一些前瞻的韵味。首先,种族假象注意到了认识论问题;大概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抗白热化以前,培根就对两方面的结论都不太满意——他的理解已经开始指向康德的结论,但显然他的智慧还不足以使他到达康德的彼岸。

洞穴假象看起来则像是在关注一个个体性的问题,但其实也从心理学上对人的认识能力做出了一个类的分析。它不仅看到“人的认识能力可能由于个体差异发生偏差”,也涉及了“这样的偏差何以可能”。因此,培根的洞穴假象不仅是一个坐井观天的问题,还是一个样本偏差和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其结果是,在调查自己和他人的意见时,必须留意一种双重的失真,否则任一环节的失察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三假象所针对的内容似乎已经超出了哲学家们接下来对认识论的考察,而跃迁到更后面的语言学阶段。从这只言片语中,我无法确认培根对语言工具的的理解到了怎样的程度,但至少他已经认识到语言作为理性的终端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可靠。人们对语言的分析至今犹未尘埃落定,这已从侧面说明其中究竟隐匿了多少东西。至于第四假象,我认为需要关注的是,一个优秀的意识形态,其体系总是闭合的,从它内部诞生的命题总是那样合理,而外部的批判性思想不能真正进入其中。从这一点上,我们才仿佛身处一个关了灯的剧院,台上正以剧作家的解读制作世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沉浸其中或开门出去——前提是他还能意识到剧院有门。

上一篇:臻于完美的课堂睡术下一篇:梦轩札记:《极简西方哲学史》(6.3&6.5)海德格尔、萨特、存在问题与存在主义

添加新评论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塑芬: 亏的不是钱 而是运行商的良心!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 Askook: 被甜到了
  • pumpang: 超吊~不愧是阿月!
  • 塑芬: 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