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8)笛卡尔

一、新知1、笛卡尔(1596-1650)其人(1)生平 1)在欧洲各地游历、居住 2)从军打仗,前往巴黎、荷兰,最终在瑞典去世(2)基本倾向:理性主义 1)不能完全相信古籍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信任感官的知觉 2)唯有透过理性才能获得确实的知识(理性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3)地位:现代哲学之父 1)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发现人与大自然的价值之后,第一个创立一套哲学体系的人 2)建立了一套从基础开始创立,企图为所有重要的哲学性问题寻求解释的哲学(4)基本关怀 1)人所拥有的确实知识 2)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2、知识论基础(1)提出的背景 1)许多人在知识论上持一种全然怀疑的论调,认为人应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7)巴洛克

一、新知1、“巴洛克”(1)时间:17世纪(2)词源:形状不规则的珍珠2、“巴洛克”时代的精神:在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张力(1)无论艺术还是生活,都具有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也有一股退隐避世的潮流行起 1)艺术:充满对照鲜明的形式,譬如刻画极其繁华奢靡的生活,却在角落里画上骷髅头;相比之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显得平实、和谐 2)生活: Ⅰ、许多人延续文艺复兴时的乐观精神,也有许多人过着退隐山林、禁欲苦修的宗教生活 Ⅱ、巴洛克时代代表性的拉丁谚语“把握今天”和“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2)浮华矫饰,但也意识到世事无常,明白周遭的美好事物终有一天会消殒凋零3、巴洛克时代矛盾与冲突的表现 ... [阅读全文]

问:怎样看待不同国家/地区政治制度的差异?

答:首先,我不接受任何程度和形式的决定论(无论是地理环境的还是文化的),因为这与我经验的不符,同时也未有人能从理性的论证而使我屈服。在我看来,政治制度的差异是从“地理-机会-文化”的复合影响而来的。其中,地理环境是最初的,从太初的时候,就已经限定了区域政治形式发展的倾向;在这种倾向性下,人们生活、劳作、建立了国家,在这许许多多的时间或者说机会中,不同地区的人们演绎了各样的故事,它直接塑造了现实的政治制度,并造成这个国家的历史;最后,这种历史沉积在人的精神,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而这些观念在形成后又将回过头来深刻参与到中被人所演绎的历史中,最终也影响造成它的政治制度。然而,在这个“地理-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6)文艺复兴

一、新知1、文艺复兴时代(1)时间与地点:14世纪末期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北部;15、16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2)基本特征: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和人道主义的复兴(3)两个中心 1)回归人文主义:中世纪只从神的观点来解释生命,文艺复兴则重新回到以人为中心 2)发展人的特质:文艺复兴时代的人认为,修习希腊人文主义有教导和启发的功能;“马生下来就是马,但人要作为一个人,还需要后天慢慢地培养”(4)发生背景 1)思想氛围的转变 Ⅰ、13世纪以后,天主教文化逐渐分裂,哲学与科学脱离教会的神学,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 Ⅱ、人们开始认为不能透过理性与天主沟通,因为天主是绝对不可知的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5)中世纪

一、新知1、中世纪与“黑暗时代”(1)中世纪前夕欧洲的剧变 1)基督教的发展 Ⅰ、公元1世纪中叶,保罗开始传教活动 Ⅱ、公元3世纪时,基督教仍不合法 Ⅲ、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统治下的罗马接受基督教 Ⅳ、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2)罗马帝国的瓦解 Ⅰ、公元4世纪,罗马外有蛮族威胁,内部分崩离析 Ⅱ、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Ⅲ、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帝国和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方帝国 Ⅳ、公元410年,罗马遭蛮族劫掠 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Ⅵ、公元1453年,土耳其征服东罗马帝国 3)意识形态的转折: Ⅰ、时间:公元529 ... [阅读全文]

人生的一个细节

今天突然想起人生的一个细节:小学一年级刚入学不久,同班的男生在教室外面打闹。我觉得好奇,也循声过去,想要加入他们,然而却遭到拒绝。那是一个没读完小一就转学去了美国的男孩子。我记得他对我说:“不行,我们不能带你玩,因为我们银河警察都要有一把直尺!”我于是很懊丧,为什么我没有一把直尺?后来我买了直尺,但没有再去找他们玩;事实上,直到小学毕业,我都和女生要好。这个细节对后来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并不清楚。小学时,青梅竹马的同桌常常捉弄我,我都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大概初中期间,我还想赢回一点男子气概,但终于是邯郸学步,除了有些博人眼球,什么也没能做到。后来上了高中,我的思维就彻底变得纤细了,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末代帝国民众的精神状态》

一、新知1、佛罗伦萨会议与天主教同盟给君士坦丁堡民众带来的思想混乱(1)混乱产生的原因:末代王朝为争取西欧的军事援助,被迫接受屈辱的条件,承认天主教神学的正确性和教廷的宗教领导权,等于默认东正教教士和信徒一直捍卫的“真理”是错误的(2)思想混乱的表现 1)东正教教士和信徒对宗教政策的突变难以接受,强烈反对向拉丁教会屈服(教宗特使莱奥纳多记载称希腊人为“固执其偏见恶念而执迷不悟的民族”、“千方百计陷入错谬之中,执迷于大量的谎言,顽冥不化地坚持分裂”) 2)许多公开承认教会合并的人,并不真心拥护皇帝的宗教政策(莱奥纳多称“希腊人公开庆祝教会合并,但是却私下里拒绝合并”、“希腊人认为‘将服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4)两种文化

一、新知1、印欧民族(1)涵义:使用印欧语言的民族与文化(2)覆盖范围 1)除讲菲诺攸格里克语族(Finno-Ugric,芬兰-乌戈尓语族,包括拉普兰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等)语言或巴斯克语的民族外的所有欧洲国家 2)印度和伊朗地区的大多数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3)历史:约4000年前,原始印欧民族生活在黑海、里海地区,后陆续迁入伊朗、印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北欧、东欧、俄罗斯等地区(4)研究价值: 1)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献,如吠陀经、希腊哲学和史特卢森神话(冰岛神话)是以相近的印欧语言撰写的 2)相近的语言可能导致相近的思想,促成相融的民族和文化(5)印欧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2)希腊文化

一、新知1、希腊化时期的历史(1)年代 1)上限: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 2)下限(广义):公元400年前后(2)开始的标志: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击败波斯、征服各地,使埃及、东方(远至印度)的文明与希腊的文明得以结合(3)分期 1)希腊化前期(马其顿时期) Ⅰ、时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东方后持续约300年 Ⅱ、表现:一个以希腊文化和希腊语为主导建立起来的新文明得以诞生 Ⅲ、中心:马其顿、叙利亚和埃及的希腊人王国 2)希腊化后期(罗马时期) Ⅰ、时间:公元前50年以后 Ⅱ、表现 (Ⅰ)罗马在军事和政治上崛起,逐渐征服所有希腊王国,其文化与拉丁文的影响横跨欧亚 ( ... [阅读全文]

人生哲学的坐标

这个问题是前些天我在看希腊化哲学时想到的,它可能并非独创,也未必有效,但我还是决定把它记录下来,因为终究是一种总结,将来或许还会用到。关注人生问题很久,也看了不少流派的解释,我渐渐觉得,人生哲学可以依据两个变量,大概地分为四种。这两个变量分别是生活方式(从消极到积极)和对人生的态度(从悲观到乐观),所对应的四种人生哲学就是积极乐观、消极乐观、积极悲观和消极悲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积极乐观——可以说,从古希腊开始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的人生哲学都属于这一范畴,苏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代表。积极乐观的哲学往往与理智主义的思潮紧密相连,持这样观点的人相信:人能够通过理性主宰自己的人生,而知识的丰富将 ... [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 Askook: 被甜到了
  • pumpang: 超吊~不愧是阿月!
  • 塑芬: 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 塑芬: 干掉他 巨无霸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