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闲言碎语 » 灵光乍现 » 文章内容

我要做的历史学

思之再三,我还是决定做历史学;然而要做什么样的历史学,却还在一片迷雾之中。恰逢今天有一点思考,正好记下来,以为将来的一份参考。

一、非理性-结构的历史学

我不做一种基于理性-结构的历史学。基于理性-结构的历史观念认为,事件在历史进程中只起微小的作用,它们作为历史的“表面形式”,包含了大量引人注目的细节与事实,但这些远非现实和历史的研究对象的全部,也不能显著地对结构的变迁——譬如“资本主义的到来”——产生影响和制约。可时至今日,它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是:我们活在历史的形式而非本质中。重要的不是哪个结构的到来,而是在这到来中人要怎样过活。对个人而言,超过其一生的时间并无实际意义,这也是人生的功利得以实现的前提。

我关注的恰恰是这种人生,因此结构的变迁对我来说只有在人的生活形态的这一面才产生价值。这也就是说,不是外在于历史形式的理性-结构主导了历史的意义,而是理性-结构只能在历史形式中产生其意义。那么抛开形式去寻求外在的结构无异于舍本求末,势必要事倍功半的。

二、基于文本-语言的史料学

后现代主义把史料-史实的混合物还原成文本和语言本身,这种转向对史料学是一个挑战,但也不失为一次机遇。实际上,文本无论其年代、真伪,只要它创作于今天之前的某个时期,它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一种“历史的”语言,在这种语言背后必定有一种支架它的观念。这个观念蕴含在文本中,而且是不朽的,是最真实的历史。发掘这种历史语言背后的观念,可以成为现代学术环境下的历史研究的一根底线,也是其最大的亮点。

三、人的感性的历史

历史学讲究吸取经验,但过去的历史过于强调理智了。无论描述也好、分析也好,都必须用理性的方式来组织和阅读,这就影响了经验的纯洁性和刺激性。我希望重建一种基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叙事,它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时代的人怎样在世界上艰苦地过活?他们怎样处理人-人关系和公民-政府关系?他们用怎样的心态面对道德,实现自我,又怎样感受生命的冲动?最终,不同时代的人如何面对死亡?

这种叙事希望实现的效果是,让观看历史的人不必通过理智狭长的管道,就能体会不同时代人的挣扎和痛苦,看见他们别样的人生问题,并且加深对自己的反思。一个人的人生太短、误会太多,人只有通过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的生命直观,才有可能更真切地把握自己,把握人生,把握人类在历史形式上的未来。

上一篇:梦轩札记:《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第一章 绪论: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之死”下一篇: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全

添加新评论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塑芬: 亏的不是钱 而是运行商的良心!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 Askook: 被甜到了
  • pumpang: 超吊~不愧是阿月!
  • 塑芬: 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