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与思考 » 历史学

卡拉维尔帆船研究

文/乔治.R.施华兹 译/和月清岚点击目录进入相关专题:一、卡拉维尔帆船简介二、卡拉维尔帆船的历史三、现存图像中的卡拉维尔帆船四、造船论著中的卡拉维尔帆船附一、关于费尔南多·奥利维拉《O Livro da Fábrica das Naus》的研究(翻译中)附二、关于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O Livro de Traças de Carpintaria》的研究(翻译中)[阅读全文]

三、现存图像中的卡拉维尔帆船

文/乔治.R.施华兹 译/和月清岚我们现在所知的卡拉维尔帆船的外形——包括船体的形状、船头的坡度、它乘风破浪的形态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为数不多又年代不明的图像诠释。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一方面,如果没有过去的这些残余,我们就无法直观地来认识这艘船的外貌。然而,出于艺术家的通性,画像中的记载也可能因无知、对数据的误解或有意的人为修饰而变得不准确。因此,虽然古代船舶肖像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仍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对它们进行仔细研究。下面的图片是对现存卡拉维尔帆船图像的一个汇编。其中包括一些该船最突出的特点,每张图片下已经附上简短说明。1、15世纪葡萄牙渔民签名中的卡拉维尔帆船14 ... [阅读全文]

二、卡拉维尔帆船的历史

文/乔治.R.施华兹 译/和月清岚卡拉维尔是一种活跃于15、16世纪历史舞台上,有着独特外形和绝佳性能的小船。坡度平缓的船头与单一的后甲板设计使它从外表开始就与众不同;此外,它还有一根主桅、一根后桅,通常都装备三角帆。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回想起来,我们仍然要为它的迅猛发展啧啧称奇——因为在它的那个时代,这种操作方便、机动力极强的小船就好像大西洋上的飓风一般席卷整个世界,不走摄取了航海家的灵魂,也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记住了它的名字。这种不寻常的小船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手中获取了所有应属于它的荣耀。用比斯开湾舰队司令伊尼戈·阿列塔(Inigo Arieta)(他曾在1492年护送哥 ... [阅读全文]

一、卡拉维尔帆船简介

文/乔治·R·施华兹 译/和月清岚这些以“卡拉维尔”(英文:Caravel 葡萄牙文:Caravela)之名为大家所熟知的、勤劳的伊比利亚工人,绝不仅是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重要的舰船而已——我认为,即便我们将舞台从西欧一隅放宽到整个世界,它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仍然足以教其他所有的舰船都鞭长莫及。作为大航海时代的产物,卡拉维尔帆船无疑是15、16世纪帆船史上的骄子,无数的航海家们正是凭借着它的力量,才得以穿越了通往新世界的巨大屏障。在这些世纪里,卡拉维尔帆船以其独具一格的外形和令人赞叹的性能闻名于世——在外形上,坡度平缓的船头和单一的后甲板设计是它最显著的特征,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根主桅、一根 ... [阅读全文]

维基百科词条:卡拉维尔帆船

卡拉维尔帆船是一种小型的、高机动性的帆船,它盛行于15世纪葡萄牙人的西非海岸与大西洋探险活动中。由于三角帆在逆风航行时表现的出色航速与性能,卡拉维尔帆船在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被葡萄牙人广泛地运用于海洋探险。 葡萄牙卡拉维尔帆船。这是葡萄牙人探险活动中所用的卡拉维尔帆船的标准模型。它大约能容纳20名水手。历史起初,直到15世纪以前,欧洲人的航行还一直被限制在沿海地区。他们使用驳船、桨帆船以及一些吨位在50到200不等的、古老的地中海货船。这些船只都很脆弱,往往只有一个固定的方帆桅杆——这显然不能克服欧洲人向南航行的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因为它们都能被强风 ... [阅读全文]

从《国史大纲》引论说起——略论如何看待历史研究的目的

九月初刚入学的时候,我正读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那时也曾信心满满地想要写一部完整的读书笔记,以“藉此进步,进而成为我历史研究的起点”,但终于未能如愿。现在想来,阻力实在是不少的:一方面自然缘起学业的繁重,但更重要的却是另一面——说来非常惭愧,但我的历史知识毕竟只为一种空中之楼阁。倘按钱穆的说法,“我们研究历史要先有一知识据点,然后再由此据点推寻到其他另一点”,则我了解世界古代史的据点,终究在镰仓室町;了解近代史的据点,亦离不开法国革命——到最后,本国历史反倒成自己知识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近乎“数典忘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通读高度凝练的《中国大历史》实属不易。于是我环顾左右,正看见 ... [阅读全文]

《中国大历史》读书小札(序言部分)

这是我个人所撰写的第一部读书笔记,也希望能藉此进步,进而成为我历史研究的起点。《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所谓“大历史”学说的扛鼎之作。早在零七年的时候,核桃就向我推荐此书;可直至今日,方才有能力好好一读——其中心得,权且抄在这里,一则作为记录,二与大家共同探究。序、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在当代众多的历史学者中可说是一个异类。他年轻时从军10年,官至少校,自己戏称“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尔后作为历史学者,其论述也来特立独行,作品更是自成体系,以专有的“大历史”和“数目字管理”等概念贯穿始终。此外,又兼其之生于中国、学于美国的特殊背景,则黄仁宇笔下的中 ... [阅读全文]

日本武士的官途名与受领名

这些天在网上浏览时,又看见一些爱好者们对于武将通称——尤其是官名通称——产生了许多疑问,于是心下便存了一个念头,要把这些关于官名通称的知识整理成文。恰此十一佳节,时间上有了余裕,便有了这篇小文问世;个中纰漏,请诸位不吝指出。一、武士通称的几种形式关于日本武士的称谓,国内的研究与介绍已经很多;氏、姓、苗字、通称、实名、戒名的排列顺序大家业已知晓,这里不再赘述。而通称方面,诸如幼名、仮名一类也再难不倒一般的爱好者,我们只一笔带过。以织田信长为例:其元服前所谓之“吉法师”即是幼名,其他常见的幼名还有“某千代”、“某某丸”等等,都是用来称呼孩童的,成年之后就不再使用;而武士之子元服之际,一般 ... [阅读全文]

从《乱·龙》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谈谈历史爱好的几个阶段

赤军参议阁下的《乱·龙》,去年早在天涯拜读过了;只是后来因为出版社的要求,小说最末亦是最精彩的部分未能在网络上连载,于读者眼中看来,难免意犹未尽。大约半年以后,在战联上听到这部小说已经出版的消息,自是喜不自胜,只因俗务缠身,竟没有抽出空闲来一饱眼福。然前几日去新华书店购置教材,正巧在一侧的历史书架上看见,当即买回家来,未及盖下藏书朱印,便迫不及待地捧在手里翻阅。只觉得久别之下,文章潇洒依旧;洋洋洒洒也都如上杉谦信的兵法一般,力道一触即发,一拂则去,实可谓挥洒随意,收放自如。文如其人易,而文如其文中之人,却要难上一层——如此小说,开卷读来,字里行间仿佛都蕴着主人公的灵气,无所谓驰骋纵横 ... [阅读全文]

我的历史学观——读《为历史学辩护》

“历史有什么用?”此问乍听或许十分可笑。从小学起我们便始学史,到头来却连其用处亦不知晓么?但事实上此疑问一直广泛存于当代学生之中。喜欢?反感?应付?甚至于历史学科之意义,都有不同意见被提出。其实又不仅于历史,其他学科亦存在类似问题——这当然是现行制度之缺陷使然,非一时所能改变,只是我以为若是解决了于历史之疑惑,那么于其他学科、甚至于人生之疑惑,也都可以烟消云散——因历史学是一门具指导能力之科学。“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六十多年前,年鉴学派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正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值二战,尽管历史已作警示,鼠目寸光的政客依然熟视无睹,终于引火自焚。法国旋即沦陷,参谋本部的同事哀叹不已:“ ... [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黑豆: 啊,如何评价4年后的今天,川普好像要赢了!
  • 黑豆: 垃圾GoDaddy!
  • APANG: 太难受了!呜哇!
  • 塑芬: 亏的不是钱 而是运行商的良心!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