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与思考

对“汉奸”一词的再思考

上周的“历史理性与价值”课上布置了作业,问我们“如何看待网络上的汉奸评选?你认为应否、如何判断当代人是否为汉奸?”,并列举了乌有之乡评选的所谓“当代十大文化汉奸”,要我们去细细分辨。假使在三、四年之前,对于这个话题,我也许还有些许兴趣的。但文科读到大学,还看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只着眼于它本身,就略嫌粗糙而无谓了。我只简单说说它的粗糙之处——“汉奸”一词所描述的群体,其行为只有外观上的一致性,内在的涵义和性质却被忽略了。当我们用“汉奸”一词来描述一个人时,不过只注意到他们依靠外国势力,作出危害国家政权的行为;但其中有三点是非常不明确的——首先,他们“背叛”的对象不尽相同,有的人背叛国家、 ... [阅读全文]

“Reason”和“Rationality”

最近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辨析关于理性涵义与价值的问题。然而,我专注于在汉语日常语言中“理性”一词的混淆,却忽视了作为现代汉语术语来源和模板的英语语言中,“理性”原本就是分为两个词的,即“Reason”和“Rationality”。我不知道这两个词在更精确的德文和法文中是如何表达的,也不知道它们的词源是什么。但仅仅从英文本身和汉英对照上来看,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已经能够部分地得以体现。在《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Reason”一词被解释为“power of ... [阅读全文]

奴隶道德的打碎与重建

在19世纪的地球上一定不存在第二个人能够像尼采一样对道德作出鞭辟入里的精彩批判。他们所以不能如此,是因为他们不是穿越者,也不是真正的天才。所有的人都受制于19世纪的时代精神——在那个启蒙理性刚刚登堂入室,近代思潮才开始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的时候,谁会去质疑新的神话的价值呢?可是尼采这么做了。他竟这么做了。他喊:“上帝死了。”然后动手把一切基督教道德的根基铲除了。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不是反近代吗?怎么扯上神学、扯上上帝了呢?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容易回答。因为近代道德沿用了基督教道德的全部基本范畴;实际上,近代道德正是基督教道德的发展和延续。从中世纪的死气沉沉到近代的活力四射,宗教精神透过一个 ... [阅读全文]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是一组非常有趣的形而上学概念。后者是关于人生态度的一个决定性观念,而前者是人类世界观组成的几个基础条件之一;以它们为中心,就构成了千百年来困扰着人们的两大问题:决定论问题和自由意志问题。在解释历史这一层面上,它们也交互作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这学期的中国古代史课程上,老师要我们“重读王莽”,而我被要求重新思考王莽失败的原因。可是这个问题一旦出现,就不免先牵涉进前两个范畴——个人的力量能在多少程度上决定历史的发展?个人的意识又能在多少程度上决定自身的形态?这两个问题要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回答很难。单说历史哲学角度的历史决定论,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过无数种形式。最突出的莫过于黑格 ... [阅读全文]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教材第42、43页的诸问题商榷

一、问题的发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教材第42、43页存在问题,这是一定的。首先,至少是前后不一,却未加解释的问题。见文本: P42:拉伽什乌尔南什王朝(约公元前24世纪上半叶-前23世纪中叶)父子兄弟六传,统治了100余年。P43:拉伽什王乌尔南什(约公元前26世纪中叶)的铭文说:…… 这两个不同的描述,将拉伽什王乌尔南什这一人物的活动年代骤然拉开了200年,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而如果是由于争议所致,也应当予以注明。我由是疑虑,展开了一些简单的考察。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本教材在纪年断代方面一贯采取了一种“统一口径”的算法,所以我先没有从 ... [阅读全文]

再谈语言、理性与他心知的困惑

按:本文是2011学年春季学期“现代西方哲学十讲”课的随堂问卷反馈,批注者为哲学系鲍建竹老师。这些天正巧与恋人遇上一些情感问题,其中的过程非常耐人寻味;它涉及的诸多层面都是我日常想及,老师也常提及的。可即便如此,我依旧无法克服它们,于是心里十分煎熬。首先是理性的问题。从一开始,我与她在行动类型上就存在鸿沟,从而无法相互理解:我的行动主要来自价值理性,而她的纯粹受情感支配。这个分歧的后果在我的思维模式突破理性的枷锁后依然不能消除。即便我认为“理性只是一条好狗”——我们大可以就这样利用它来追求非理性价值,而且它作为工具已经被证明是卓越的。但我最终发现,我自己通过理性谋得的情感愉悦与她出于 ... [阅读全文]

现代思想环境下的我的历史学观

按:本文是2011学年春季学期“历史学经典导读”课的课程论文,部分内容来自《历史学与社会学对于历史研究的差异与合作》。历史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出现,在东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司马迁完成的《史记》;在西方,更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希罗多德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问世。在他们之后的两千年中后,世界各民族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历史学和史料学发展——浩如烟海的档案、典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中国官修的断代史“正史”以及西欧的编年史家们更将中世纪的历史编纂发展到了极盛。然而,近代以来,历史学却成为一个变迁的是非之地:围绕历史学方法、功能乃至本质的讨论一直相持不下。在中国,革新派、古史 ... [阅读全文]

历史学与社会学对于历史研究的差异与合作——从涂尔干《宗教社会学与知识理论》说起

按:本文根据“历史学与社会学之辨”讲稿整理,是2011学年春季学期“社会学经典导读”课的课程论文。摘要:涂尔干是社会学的鼻祖之一,现代社会学的许多研究活动与思想实验都可以在他的理论中找到源头。另一方面,涂尔干也是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分流时期,他与以马克·布洛赫为代表的历史学年鉴学派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耐人寻味。本文仅从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的导言《宗教社会学与知识理论》入手,通过与历史学年鉴派和现在的历史学认识进行对比,以求浅要地梳理历史学与社会学两门学科的分歧,进而设想两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图景。关键词:历史学,社会学,社会科学,理性一、思考: ... [阅读全文]

资本主义与儒家社会近代化的思考

按:本文是2011学年春季学期“社会学经典导读”课的课程论文。摘要:20世纪30年代,当清华大学教授蒋廷黻在他的《中国近代史大纲》首次提出他的近代化史观。20世纪中叶,随着费正清的“出口转内销”,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焦点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等不等同于西化,资本主义是不是近代化的唯一形态?笔者将从个人的阅读与体验出发,作一点浅显的分析。关键词:资本主义 儒家社会 近代化 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的中国,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已经悄然迫近,执牛耳的官僚与士大夫们却犹在梦中;所有人都还沉浸于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余晖,神州大地虽有些许异样,却无伤大雅。人 ... [阅读全文]

《涂尔干:关于历史学与社会学之辨》补遗

上次的讲稿在课上没有讲完。老师先提了几个问题,我与他作了课后交流,现录在这里,以增益我先前论点的完整。以下是我给老师的电邮: 徐老师:   您好!附件是我周四课上未讲完的发言稿原文。您提到的几个问题,我想趁着思路正连贯的时候,先作一点说明:   1、关于涂尔干对年鉴学派的影响,的确是我大意了。我只以为找到了历史学与社会学分流的时机,却忽略了这一时期正产生的历史学,本身受到社会学的影响与挑战,它与涂尔干社会学的关系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这个问题是我的知识不足导致的。   2、关于理性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前,接受了一整套近代教育的我的确是个理性主义者,甚至“死理性派”。我的女友至今埋怨我的理 ... [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黑豆: 啊,如何评价4年后的今天,川普好像要赢了!
  • 黑豆: 垃圾GoDaddy!
  • APANG: 太难受了!呜哇!
  • 塑芬: 亏的不是钱 而是运行商的良心!
  • 小立: 还有第六感的电子版么?
  • 核桃: 超屌哦
  • 黑豆: 距上次留言竟然时隔近8年,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路过踩一下!
  • 蜜豆: 太好啦,謝謝你(^з^)-☆ 沒想到還得到其他人的協助,麻煩你替...
  • 蜜豆: 那麼多年沒出現,頭像還能一直維持,不需要密碼啥的,太贊了
  • 蜜豆: 出現一下~~這個留言板最新的留言居然是2017年的所以還能用嗎?...

分类

标签云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